项目简介(背景、创新点及实施情况等):
|
1.项目背景: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血管介入成为现代医学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分支,血管介入机器人将迎来巨大的需求。目前国内外研制的血管介入机器人大多缺乏力反馈、单操作端、机器庞大、价格昂贵、功能单一等缺点。急需开发一款轻便、床旁、导轨设计、多模块化,具力反馈、多功能的遥操作的血管介入机器人。我们团队已经启动具力反馈多操作端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前期设计阶段,也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并获批。我们的设计提供了一款轻便、床旁、导轨设计、多模块化,具备力反馈、视觉反馈,多操作端可协同驱动的多功能遥操纵血管介入机器人,可以兼容市场已有的各类导管、导丝。
|
2.技术创新点:
1、模块化设计:操纵导管导丝的从手端操作器模块化设计,相对独立,可拆卸。每个主手端控制器对应一个从手端操作器。2、滚轮驱动与导轨驱动相结合:操作器以双滚轮驱动导管、导丝的进退、旋转;多操作器在导轨上可前后移动协同工作。3、多操作器协同工作:每个操作器相当于医师的一只手,多个操作器相当于多个手沿着导轨移动,协同操纵多组导管、导丝。4、力反馈设计:操作器上安装有扭矩传感器,主手端的控制器具有磁粉制动器可产生力反馈。 5、开放式平台:机器人可以使用市场通用的导管、导丝、球囊和支架等。6、远程控制:控制器可以远距离操纵介入机器人。
|
3.实施情况:
设计一款具力反馈、多操作端可协同驱动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并开发控制系统。该机器人包括:从手端(操纵器机械端、操纵器驱动端、支撑架、导轨)、主手端(遥控制器、操作台、计算机、显示器、电机编码器)、电机控制系统、监控系统、软件控制系统,见图12-17。采用DSA床旁导轨,导轨固定于DSA平板床边,根据患者要求位置可调。导管导丝操纵器为独立模块,每个操纵器可以同时控制一根导管和一个导丝,或两根同轴导管。操纵器由伺服电机驱动滚轮控制导管导丝的前进后退、旋转。操纵器安装在导轨上,可前后移动,多个操纵器协同可以操纵多组导管导丝的进退与旋转。操纵器上安装压力传感器与扭矩传感器,通过力反馈控制系统模拟手的力量与阻力,让操作者主手端有亲临现场操作的真实感。操纵器机械端成本低廉,可以从操纵器驱动端拆卸下来,消毒或者一次性抛弃,操纵器驱动端可以安装透明塑料保护套防止术中污染。该机器人是开放平台,可以使用市场通用的导管、导丝,同时可以行球囊扩张、支架释放,以及弹簧圈的释放、药物的灌注等操作。
|
4.附件查看:
|
市场前景:
. 全球市场:2024 年全球血管介入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15 亿美元,预计到 2032 年将达到 48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CAGR)为 13.6%。这一增长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微创手术普及及机器人技术迭代推动。北美和欧洲仍是最大市场,但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增速最快,预计 2025-2030 年 CAGR 超过 30%。
2. 中国市场:2024 年中国血管介入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 0.76 亿元(仅微创医疗 R-ONE 完成 5 台销售),预计到 2030 年将达 58.24 亿元( 2022-2030 年复合增长率 90.3%)。国产替代加速是关键因素,以及来自政策支持(上海等地设立 3 个以上应用示范平台)及基层医疗需求释放。
3. 临床需求激增: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超过 17.5 亿,中国患者达 3.3 亿,其中心血管介入手术渗透率约为0.39%( 2022 年),未来增长空间巨大。机器人辅助手术可显著提升精准度,减少医生辐射暴露 95%、患者辐射 20%,并通过 5G 技术实现超远程操作(如 5200 公里远程 PCI),有效缓解医疗资源不均问题。
4.政府支持力度:国家层面: 《“ 机器人 +”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明确支持手术机器人。地方层面:上海《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提出 2025 年产业规模达 100 亿元。
|
投资规模(包括设备,场地,流动资金等):
总的投机资金需求约2000万元。
1. 研发投入(占比49.5%):团队组建:招募机电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临床医学等学科人才,2年累计人力成本约90万元。实验室与样机:建设洁净实验室、采购高精度加工设备、样机制作,投入300万元。临床前验证:动物实验、仿真测试及第三方检测,费用约200万元。临床试验:多中心机器人辅助手术研究,覆盖5家三甲医院,费用约400万元。
2. 认证与注册(占比20%):NMPA三类证申报:含检测、临床试验数据整理及专家评审,费用200万元。
国际认证(CE/FDA):拓展海外市场需额外投入200万元。
3. 生产与供应链(占比15.5%):柔性产线建设:初期年产50台的模块化生产线,投资300万元。
核心部件采购:高精度传感器、微型电机等部件,首年备货10万元。
4. 市场与运营(占比10%):市场推广:学术会议赞助、临床案例推广及数字营销,预算100万元。
办公与合规:总部及研发中心场地租赁、知识产权维护等,费用100万元。
5. 流动资金(占比5%):缓冲资金:应对研发延期、供应链波动等风险,预留100万元。
|
效益(成本及收益预测):
1. 设备销售:国内市场: 2028 年首年销售 10 台(中标价 300 万元/台),收入 3000 万元; 2029 年销量 100 台,收入 3 亿元; 2030 年销量 300 台,收入 9 亿元(市占率约 30%)。海外市场: 2029 年进入海外, 2029 年销售 10 台, 收入 3000 万元; 2030 年销售 100 台,收入 3 亿元。
2. 耗材销售:专用耗材:每台设备年消耗操作器机械端约 300 台, 2030 年累计装机 520 台,每台 2000 元,耗材收入 3.12 亿元。 3 年累计耗材收入约 4 亿
三年总收入约 19.6 亿。 2030 年年收入达 15 亿元,按净利润率 20%,年利润达 3 亿。
|
应用领域:
主要应用在临床医学的经血管介入治疗,包括颅内血管的介入治疗、心脏冠脉的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的腔内治疗等。
|